网易科技讯 6月28日下午消息 “网易未来科技峰会——原力·感知”在京举行。在平行论坛“感知·人工智能”环节,地平线机器人技术联合创始人人工智能将会无处不在。
方懿表示,人工智能引领了机器人革命,但这次的革命有所不同。所谓的不同就是人类正在进入一个虚实融合的世界,新的物种也在诞生,不再是人的体力脑力延伸,而是自主决策和行为。
方懿认为人工智能会无所不在。人工智能需要一个大脑,也就是ai大脑系统是机器人的关键,这个大脑要执行感知、认知和决策的关键功能。当然,这个大脑的核心是算法。
- |
- 查看图集 |
以下为方懿在网易未来科技峰会现场演讲实录:
贾梦霞:下一位演讲嘉宾是地平线机器人技术联合创始人方懿,他曾服务于诺基亚13年,硬件工程师、部门经理、产品项目经理,诺基亚智能手机大中华区研发副总裁,今天他演讲的题目是“每个人身边的人工智能”,有请!
方懿:很高兴能在这里跟大家探讨身边的人工智能,其实我觉得前面三位嘉宾演讲完之后,我觉得首先前两位嘉宾给我们带来一场技术盛宴,前一位嘉宾又给我们带来产品盛宴。这个实际上也是契合我在讲的,我的经历刚才大概有一个介绍。我叫方懿,地平线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硬件平台副总裁,其实通常来讲,大家在这个舞台上跟地平线机器人联系在一起的是于凯(音),很遗憾他今天在美国出差不能来到这里,可能不会像他技术范儿地讲很多技术性的东西,因为我是做手机研发,侧重于项目的整体推动。
之前在嘉宾室也是听到有城建的校友,暴露一下。其实一谈到地平线机器人常常我们会收到一个问题,你们是做机器人的,于凯每次都要讲解一下robot是什么,其实从字面上来讲它是一个可以自动工作的一个机器,但它受计算机的一个控制。再查一下安卓,这不是我们常用的手机操作系统吗?它才像是一个机器人一样。
我来之前想要更好地描述一下人工智能ai,听起来大家都知道了,1955年开始就开始在讲ai,我小时候也有一些电影ai,小时候ai和自动控制还没有完全分开,小学的语文老师会跟我说将来所有的人只有大拇指是可以工作的,其他都已经退化掉了,因为你只要用大拇指去按一个纽,现在只能说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笑话,因为技术已经演进成不是说按哪里才能去工作,而是人工智能的技术,当它在这个领域持续发展的时候,它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智能化的服务?而这个领域其实是在学术上不断地在演进的。
在不断地演进过程当中,我们在中间的探索又是什么?我们提到人工智能引领了机器人的革命,这次的革命与众不同,经过多年的探索,它有什么样的不一样?人类正进入一个虚实融合的世界,新的物种已经诞生了,这个物种又是什么呢?这个新物种不再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延伸,而是自主的决策和行为。
这些有自主决策和行为的机器人目前又有些什么样的形态呢?在之前这个机器人曾经在这个台上与大家做交流,这样的一个机器人你会喜欢吗?摆在桌上的这两个小东西你们喜欢吗?还是这样的?我女儿很喜欢左边的这个,还有形形色色的并没有长成像人的形状,或者是动物形状的机器,它们都是在为我们提供服务的机器,它有没有智能呢?它逐渐地其实在智能化上面也有所提升,它逐渐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拓展开来,也许有些在产品上面还不够完美,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它逐渐在提升,不论是通过深度学习的学习功能,还是说用户体验在用户场景里面会去逐渐地演进的一个过程,产品的演进,我相信人工智能无所不在,ai无所不在。
它需要什么?一个大脑,就像人一样,我们说它人工智能,它是一个模拟人的智能,这个大脑系统才是这个机器人的关键。它执行什么样的功能,感知、认知、控制,就这么简单。
这个大脑的核心就是算法,就是之前几位同仁提到的深度学习算法,它在视觉、在语言、在语音、语义理解,一直到控制都带来技术上的极大突破,使它长久化成为可能。在之前的嘉宾已经讲到了从神经元到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的架构,我就不再此赘述了。
深度学习的算法为什么可以为人工智能的产品带来更多的发挥,来自于它算法本身的优势,传统的人工算法,它达到了一定的饱和的时候,不可以通过自学习的方式,通过更多的数据来得到更大的提升,而深度学习的算法它可以。
人工智能的ai大脑在产品形态上都有什么样的架构?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完全在云端的,我过去在做手机设计的时候,其实语音方面的语音技术的出现其实是对手机一个最大的辅助动力。我们在做手机的时候我们会把很多的一些应用、一些计算数据放到云上去,包括存储,这样会极大地降低手机端的一些成本和硬件压力。而现在我们再走到一个人工智能的新的产品形态的时候,当我们把所有的东西放到手机上,我们会发现它变成了一种很繁琐的一个产品,不再像它刚刚出现的时候给我们带来的仅仅是便利,而它现在变成了我们离不开的一个赘述,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应用,未来即使在云端的处理它依然有它的局限性,因为它对实时性的影响都不会在体验上给大家带来极致的用户体验和产品形态,我们可以相信的是云端和本地的硬件的结合。也就是说在本地它应该有人工智能的功能,很好地开始服务,在它不需要连接到云端的时候它已经可以开始提供服务,当它连接到云端的时候,可以让它变得功能更强大,并且通过云端平台的训练让它的功能更优化,通过ota的方式升级到前端,这两端和云之间的配合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易录、易用,快速反应的人机交互。
放到端上我们必然要提到如何把一个计算单元小型化,在过去深度学习更多地是跑在服务器上,因为只有那里可以提供复杂的运算,以及提供巨大的数据量。未来如果我们跑在端上的话,我们如何有一颗硬件的形态,让它能够有效地来在它指定的场景里面完成它需要完成的任务。在过去芯片端,我们更多的是在通用计算上面极大地提升它的性能,它是不是很适合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方法。
我们再说我们是做人工智能时代的大脑,人的大脑是一个通用计算吗?显然它不是,从纯硬件的技术上的解读来看,在iscc上面的一个数据显示出来,在传统的通用计算器上,目前已经进入了多核时代的运算,极大地提升了运算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了功耗的担心。而相对于深度学习、定制它的架构,定制它的功能,这种专用芯片硬件它会在它的性能上、在节省功耗的同时,整体的性能上会有上百倍、甚至上千倍的一个提升。
地平线作为一个提出我们要把人工智能的功能放到端上去的公司,我们提供的是这个大脑平台,在端上的大脑平台,以及云上的大脑平台。我来谈一下端上的大脑平台会包含什么样的内容,在这个平台上面,我们说是从硬件到软件的一个整体的集成的九游会官网登录入口网页的解决方案,这个硬件包含什么?硬件不仅包含有我们常用的通用芯片,以及pcd,以及语音,它同样有支撑我们算法的芯片架构,我们会把这个芯片架构浓缩成一个ip,浓缩成一颗芯。附之于我们神经网络的操作系统,这套完整的九游会官网登录入口网页的解决方案,我们会提供给客户、开发者去使用,以打造出来人工智能的产品。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去做?我们为什么没有选择自己去定制?因为我们信心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需要很多的原力。这样的原力需要更多的开拓者,也需要更多的开发者,我们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来真正打造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地平线成立于去年7月份,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推出了两款平台,一款andersen、一款hugo,andersen这是一款非常有高性价比的家电smart home,我们用它更加地对性能要求更高,这是as技术上的应用。
今年3月份地平线的andersen平台首次亮相在家电博览会上,集成在美的空调上面,提供了人脸检测与跟踪的应用,它能做什么?它能帮我们甩开摇控器,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开机关机,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向我吹风,它会跟着我去走,我不需要告诉它,不需要有些空调波动那个拨片朝我吹。我们的andersen第二代,我们在科沃斯的发布会上我们发布了,我们andersen第二代我们集成了在端上的语音识别,以及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人脸跟踪。在这个小小的盒子上面,在这个上面它可以做到对主人的识别,并且根据主人发出的语音命令去执行,比如说“打开客厅的空调”,下面是科沃斯最新的产品地宝,你只需要让地宝去做什么样的工作,比如说“地宝地宝,麻烦你去巡逻一下”,它都可以做得到,这个是我们andersen集成的,大家都可以买,带来的是我们的便利生活。
在hugo平台上,我刚才讲到在智能驾驶上和现在的辅助驾驶上我们做到了什么?这是我们在hugo平台上放在一辆租来的车上面,直接在北京的道路上跑出来的,这个有点卡,这个就是在北京的五环。车道线检测、车辆检测,我刚才说我在人工智能方向有很多机构在做着各种各样的探索,而这些探索渐渐地从一些通用平台上的训练平台到一些真实的场景,这个测试是在这样的一个算法是在(kt)上跑的,大家都在做着努力,为了同一个方向,这个非常关键。有密集恐惧症的朋友可能要注意一下下面这个画面,上面两个画面也是西方的同仁做的一些真实的演示,而下面是我们的hugo平台在北京的街道上做的实时检测,这个视频的帧率稍微有一点慢,这是我们希望去推动,这也是我们在3月份发布出来的原型机,我们持续地在做这件事情,我们持续在道路上跑着我们的原型机,直到我们的技术可以比肩国际化的技术。
在人工智能的领域里边,我们说到ai无处不在,它的市场是非常强大的一个市场,大家都知道有一个预言,2020年我们身边的机器人,带有人工智能功能的机器人会达到600亿,每一个人身边会有10个这样的机器人,刚才提到地平线,我们会在智能驾驶、智能手机、人工探索里面都有自己的探索,我们不仅仅是在这个场景,还有很广阔的场景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不断地去迭代、应用,能够真正地实现ai无所不在。
最后,与大家共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谢谢大家!
6月28日,第三届“网易未来科技峰会”将在北京国贸大酒店举行。
本次峰会主题为“原力.感知”(force·sense),探寻商业发展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原动力,感知vr、ar、人工智能和智能出行等领域的未来。
本次峰会将邀请国内外最具有未来感和前瞻性的企业家、科学家、科幻作家、创业者、投资人、跨界明星、文化名人一起,大脑激荡,探寻通往未来的神秘力量,体验感知力的能量场。